本文内容:
近年來,從“大頭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國內奶粉質量危機頻現,使得國內奶粉生產業元氣大傷。與此同時,國外奶粉品牌則成為國內消費者青睞的對象。一位新生嬰兒的母親對《法人》記者說:“雖然海淘奶粉的價格較高,但是因為擔憂國內奶粉的質量,我更傾向於選擇海淘奶粉。”不過,進口奶粉真的那麽值得消費者信賴嗎?其實也不盡然,海淘奶粉渠道多樣,生產源也不盡相同,消費者往往很難甄別。8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就從淘寶上抽查出三批次樣品抽檢不合格的嬰幼兒奶粉。盡管相關部門已明確表示將對網絡、電商平臺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監督抽檢,但截至目前,完整的監管系統仍未成型。奶粉海淘潮“海淘是在近五六年興起的,並且呈現日益增多的趨勢,據我們估計可能有幾十億到幾百億的市場規模。由於沒有官方的統一數據,具體份額很難明確。”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淘奶粉到達中國消費者手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購買,另外一個是通過私人代購的形式購買。現在的代購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一些專業的代購組織應運而生,此類組織類似於專門的進出口公司,主要依靠成交額較大以及信譽較高來進行商品交易。這種專業的公司往往交易額比較大,商業手段更加隱蔽,有的甚至會買通銷售人員以買到其多余的或者價格較低的產品。至於海淘奶粉盛行的原因,王丁棉解釋主要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國內消費者對國內奶粉食品安全呈現出相對不信任的態度,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到海外購買。這幾年出現的海淘、代購等消費形式,即主要為迎合消費者的消費心態。價格和品質上的優勢是第二個原因,相比而言,新西蘭、澳洲、歐盟等產地的奶粉更受歡迎,因為這些國家主要采取放養的方式,購買者認為飼養的方式決定了產奶的品質。第三個原因是網購迎合了80後、90後的消費心態和新的消費模式。正是這三大原因導致很多人湧入海淘的行列。對於海外進口奶粉的進口途徑,一位廈門海關相關人員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正規途徑就是正常的國際貿易,海關采取一般貿易方式進行監管,與其他的食品進口無異。但相比較於公司整體進口奶粉,以個人名義的海外單品的代購包裹,海關的監管方式是否一樣?該人士表示,行郵與一般貿易的監管方式有很大不同。首先,一般貿易是由進口商統一進口,需要報關單、通關單、發票、提單等文書,並且需要繳納關稅及增值稅,而行郵方式不用;其次,行郵的稅費稅率也與一般貿易不同。海淘奶粉市場混雜“國外也不完全是正版的,也有山寨版,國外也會出現貨不對板的網購,這就是海淘的風險。”針對海淘奶粉的弊端,王丁棉對《法人》記者說。當出現貨不對板、有產品質量問題時,消費者需要進行正當維權,但相比較正規渠道購買的奶粉,海淘的劣勢是明顯的。網購往往不經過海關的食品安全監測,在產品的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沒有正規廠家那麽全面。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亦表示,海淘奶粉市場的混亂狀態,主要表現在海淘價低過成本價,在一些知名的網站上進行搜索,會發現一些奶粉的價格低得離譜,這些奶粉加上運費之類的必要費用,價格可謂“倒貼”。此外,一些海淘奶粉也可能是國內生產或者是代工廠生產的假貨。對於海淘奶粉的亂象,王丁棉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因為從流通角度來看,其也存在積極的一面,但是在消費者維權以及食品安全方面,其有很多弊端。“我更認為海淘、網購都在逐步發展、完善以及成熟,現在雖然有弊端,但一些山寨版僅僅是營養指標不達標或者不新鮮,並沒有相關的惡性事件發生。”王丁棉告訴《法人》記者,相關問題需要在發展中不斷解決,例如對於關稅問題,利用化整為零而規避關稅的行為是政府管理層面的問題,需要政府的進一步管制。宋亮進一步說道,對於亂象的規制,呈現出兩難局面,我國監管部門只能對本國市場進行規制,而海外認證的這些企業,確實存在一定漏洞。現在最需要做的是把好國門,對於需要我國認證的這些企業嚴格執行,對於有問題的企業則應該剔除掉,可借鑒國外的監管經驗。“在互聯網時代可借鑒的經驗又是比較少的,因為這些問題在國外也是新的挑戰,所以要小心謹慎地先立法,再執法,最後再推行發展。”宋亮說,跨境電商做奶粉,目前情況下是不合適的,因為立法和執法並沒有跟上,對消費者是不利的。監管逐步跟進宋亮對《法人》記者表示,目前有兩部法律與海淘奶粉關系密切。一部是8月1日起實施的《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目的是對出境遊返程進入中國境內物品應繳進口稅做出了最新規定,使得行業監管逐步規範化。該新規指出,包括個人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經營進口商品,應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物品申報清單》,采取“清單核放”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物品報關手續。不過宋亮認為,遊客自己攜帶或者私人代購的形式購買的奶粉,基本上是監管不了的。而對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監管,相關的資質也可以造假,所以很多情況下也是難以實施。王丁棉則認為,該規定對海淘奶粉會有一定的影響,說明國家已經開始重視海淘奶粉的監管和食品安全,這是國家的監管手段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申報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另外一部法律是號稱“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於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取消委托、貼牌禁令,繼續禁止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並對配方實行註冊管理制。對於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宋亮認為值得肯定,但同樣存在能不能實際落地以及得到嚴格執行的問題。需要明確的是,如果海淘這一方式放開的話,之前的很多政策有可能落空,很多被淘汰的品牌或者企業,有可能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再次進入市場。“所以說政策應該做到無縫銜接以及全程封閉,新法律是規制市場的一個非常好的信號,至於如何實施,我認為各部門應該進行配合,比如說海關對於海淘奶粉就應該明令限制,這樣才會使得這個法律發揮到更大的效果,如果海關這邊放開了,不對海淘奶粉進行限制,那麽我們之前的法律,包括號稱‘史上最嚴格的法律’都將付之東流。”宋亮說。毫無疑問,立法的目的在於規範市場以及為消費者最終的商品安全利益負責任,是為了行業的秩序以及公平性。監管的終極目標是為消費者負責任,哪怕是再嚴厲,其積極意義也是占上風的。“希望高層以及立法機構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在政策的實施中部門之間是不是存在銜接漏洞;二是政策實施部門之間存不存在矛盾,也就是打架的現象。”王丁棉最後表示,一定要按照核心的目標來進行協調,這樣才能做到全程可控,讓法律法規出臺以後能夠得到效果最大化的實施。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