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03月08日 第 11 版)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廖美香近日分享了她在香港的一次就診經歷。“有一次,家人將精油誤用為眼藥水,把左眼弄得滿眼通紅。我陪伴家人去大埔醫院看急癥,醫生急忙問道:您是滴了什麽進眼睛?滴了多久?痛不痛?快拿出來看看?一連串的發問,顯然承受不小壓力。當時我一方面敬佩這位醫生盡責,另一方面我看見後面候診的人龍,也就明白他不得不著急了。” 先進的公立醫療體系向來被視為香港成為世界最長壽地區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再完備的體系也會面臨社會不斷發展帶來的挑戰。隨著香港人口老齡化,醫院病人增多,急癥室醫護人手緊張、市民輪候專科時間過長……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香港醫療制度要開啟大變革了。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報告指出,只要肯大刀闊斧將香港醫療制度進行改革,半數病人入院,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這個建議得到香港特區政府回應。特首林鄭月娥在香港立法會表示:“如果我們在整個醫療策略或醫療制度中沒有一個大轉變,則難以應付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各方面挑戰。” 加強基層醫療 香港現行醫療體系以向醫院投放資源為主,側重偶發及急性疾病的治療和住院。而香港社會老齡化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患上的又大多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其實多數情況並不需要入院診治。廖美香認為,只要病人得到科學及時的日常醫療護理服務,就能控制病情,減少入院。這就需要完善的“基層醫療”制度。 以糖尿病為例,香港估計有逾70萬名患者。許多老弱病人即使認識到節制飲食的重要,但未必嚴格執行,因而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最終要入院求助。如果有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病人可定期到健康中心檢查血糖、咨詢護理,預防病情惡化,減低住院可能。 2017年,香港開始大力發展基層醫療,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並在葵青區試點設立地區康健中心。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副秘書長阮慧賢告訴記者,地區康健中心的主要服務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健康生活模式推廣和基本健康評估,第二層是疾病風險評估和篩查,第三層是慢性病管理和社區復康。小的疾病、慢性病和康復性治療都在地區康健中心內完成,大病急病才轉送醫院,由此減輕醫院負擔。運營模式可以公私合營,由政府向私人診所購買醫療服務,由此盤活調動已有的社會資源。核心團隊未必需要醫生,可以由護士、藥劑師、職業治療師和社工組成。 改變健康觀念 這只是香港醫療制度變革的先聲。特區政府打算在今年第三季度,以葵青區康健中心的經驗為藍本,積極推展在其他17個區成立康健中心的工作。林鄭月娥說:“我覺得一定要改過去一直公營醫療服務只是‘重治療,輕預防’的做法,我們要做好社區預防、分流和健康管理。” 香港統計處最新的人口推算報告顯示,2026年全港長者人口將增至24.6%,屆時香港將進入世界衛生組織所界定的“超老齡社會”。而現時香港約7%的45至49歲的中年人士以及約半數年過70歲的長者,都患有兩種或以上的慢性疾病。加強地區基層醫療服務,減少可避免的專科及住院服務需要,已經迫在眉睫。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認為,更深層次地,是要改變香港市民的健康觀念,鼓勵病患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全面的醫療改革不只涉及硬件,更重要的是轉變思想,轉型至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畢竟預防勝於治療。 在林鄭月娥眼中,這場醫療制度的變革可以視為“香港有個文化上的轉變”。她引用了最近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政府在社區醫療每投放1港元,可以為緊急的醫療服務省回8.4港元。她表示:“有這樣的數據,我覺得以我的理財新哲學是很值得投資。” 完善醫療體系 世界衛生組織倡議“以人為本並以基層醫療為核心的綜合醫療體系”,香港醫學界認為,香港的醫療體系也應重新定位,更切合21世紀的時代需求。積極改善基層醫療、日間及小區護理服務則是改革的重點努力方向。 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前局長楊永強說,他喜見政府朝目標踏出了第一步,不過,未來20年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情況刻不容緩。他希望特區政府展現決心,加快落實有關計劃,進一步改善香港的醫療體系。 團結香港基金也就此議題不斷進行調研,發布報告和文章,給出切實建議。基金會希望不久的將來,香港市民一旦遇到任何健康疑難,都可以先在小區內求診,並獲得全面和以人為本的健康管理、預防性護理和疾病治理,減低他們對醫院的依賴。長遠令大眾變得更健康,同時減低社會對醫療的負擔。 實際上,特區政府還在大力發展中醫,利用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減少患者住院就診頻率。阮慧賢介紹,香港正積極計劃於將軍澳設立中醫醫院。現時,在食物及衛生局轄下已設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負責監督及推動中醫醫院發展、規劃、招標、興建及啟用等工作。食物及衛生局還與內地加強了中醫藥的合作,包括臨床中醫師、藥劑師的培養等。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